看看赵匡胤后人写的书法,美得无可挑剔,随便一字,够现代人学一辈子!
古代90%的书法名家,出身不俗,譬如王羲之,乃是琅琊王氏的族人,欧阳询出身南朝陈的官宦世家,颜真卿也是名门望族的后裔,包括张旭、苏轼、文征明等人,家学渊博,所提供的教育条件,十分优越
图片
实际上,早在晋唐,笔法乃是“禁传机密”,仅有家族、师徒之间,相互传授,普通人接触不到,哪怕是宋元、明清时期,笔法不再秘传,可想窥得正统,必要临摹真迹,墨稿价值不菲,多在宫廷、藏家手中。
图片
同时练习书法,需要闲情逸致,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,堪为“贵族爱好”,正因如此,大多数的高手,家境富裕,身世不凡,譬如“元书盟主”赵孟頫,就是赵匡胤的后人。
图片
他是赵匡胤11世孙,自幼聪慧,遍临宫内藏帖,据史料记载,自5岁起,日写10遍智永《真草千字文》,基础扎实,眼界开阔,而且赵孟頫倡导“复古”。
《兰亭十三跋》里面,曾写道:“书法以用笔为上,而结字亦须用工,盖结字因时相传,用笔千古不易”,这种以古为尊的精神,使其掌握“二王”笔法。
图片
何良俊评价:“直至元时,有赵集贤出,始尽右军之妙,而得晋人之正脉,故世之评其书者,以为'上下五百年,纵横一万里,举无此书’”,赵孟頫乃是近800年,唯一继承正统的人。
图片
欣赏台北故宫博物院,秘藏的真迹《明肃楼记》,此帖美得无可挑剔,全卷共有74行,合计514字,单字约为3厘米,字体行楷融合,既有楷书的端庄感,还摒弃僵化之病,写出生动性。
图片
比如“亲”字,起笔如“逆水行舟”,空中取势,锋芒若隐若现,既保留晋唐古法,又避免唐楷的刻意顿挫,使运笔路径、线条变化,更加鲜明可观,没有晋唐法帖“故宫玄虚”的感觉,非常适合初学。
图片
当然笔势简约,并不代表简单,骨架稳如磐石,笔意却如流水穿石,贯穿全篇,圆融流畅的线条之下,凝有洞达筋骨,以及些许的隶书古意,提升艺术质感,更显高级,令人回味无穷。
图片
这幅《明肃楼记》融合行楷笔法,还是罕见的真迹,笔路清晰,势态干练,同时筋骨也遒劲、醇厚,不夸张的说,随便一个字,够现代人学一辈子,无论是初学,还是提升笔法,均适合临摹,强化基础,兼得流行性,顺利过渡至行书。
图片
而今,我们对赵孟頫《明肃楼记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推出便携经折装,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,帮助初学者识读,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,与原作毫无二致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悦达起亚入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“在华外资及港澳台企业ESG先锋”榜单前十
下一篇:没有了